党项李氏建立夏国,引起唐宋时期秩序变动,是史家持续关注的问题
由于政治文化和战略目标差异,共享的区域政治符号在党项李氏、宋朝、辽朝间演绎出不同的权力谱系,不断分化使官号标识的区域政治规范弹性耗尽,庆历年间三方通过宋辽政治共识和宋夏盟约达成妥协,形成西夏建国后区域政治秩序的新规范。
由于政治文化和战略目标差异,共享的区域政治符号在党项李氏、宋朝、辽朝间演绎出不同的权力谱系,不断分化使官号标识的区域政治规范弹性耗尽,庆历年间三方通过宋辽政治共识和宋夏盟约达成妥协,形成西夏建国后区域政治秩序的新规范。
1038年,党项人首领元昊称帝,宣称自己为北魏拓跋氏之后,他在上北宋的表文中说:“臣祖宗本出帝胄,本后魏帝赫连之旧国,拓跋之遗业也。当东晋之末运,创后魏之初基。”宋人甚至记载元昊改姓元,《归田录》云“是岁赵元昊以河西叛,改姓元氏,朝廷恶之。”
他擅杀马延,任圜,针对李从珂,把持军国大事,平时更是多有僭越,尤其是他总是挑拨明宗和养子李从珂之间的关系,这让明宗的心里很不痛快。
从唐末至宋初北部边疆危机只要讲述从河套至辽西大面积沦陷,现在的我们将视野移至西部看原夏绥藩镇如何做大成为仅次于辽国边患的。夏绥节度使是中唐时期从朔方镇和振武军拆分出来的藩镇,治所在夏州(原十六国匈奴夏首都统万城)。唐末黄巢入长安,党项族首领拓跋思恭起兵勤王。8